6月7日,省社科联主席杨泉明、副书记罗仲平、科普部部长杨德志、社科联主席秘书胡浚等省社科联领导,一行4人莅临我院,对我院书法艺术社科普及基地进行调研。在调研基地建设情况、参观校园、书法基地及学院书法文化景观、与文理学院领导座谈交流后,充分肯定了我院书法艺术社科普及相关工作并对基地工作给予指导。我院董事长韩珩、党委书记高华锦等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高华锦介绍了学院及基地建设情况。她讲到,成都文理学院是一个多学科发展的综合性院校,秉承博文、明礼、弘毅、笃行,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为办学宗旨,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在素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努力,逐渐形成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她指出,文理学院建有唯一一个以书法普及为主题的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充分发挥极为良好的软硬件资源优势,致力于将文理学院建立为中国书法文化景观大观园。学院将坚持开展书法艺术推广工作,走进社区、走进高校、走进课堂,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具体落实素质教育,坚持书法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创建了书法普及教育的实践体系。

我院书法艺术社科普及基地负责人张旭农教授汇报省书法水平测试、“书法传承教育工程”课程的工作进展情况。他在汇报中谈到,现在的学生受快餐文化影响太深,而书法具有慢文化的特征,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书法来浸润青少年的教育。他指出文化传承,责无旁贷,学院将全力推动书法普及教育,让它逐渐走向社会。
罗仲平在讲话中强调科普基地的作用:一是弘扬先进文化,蓄养社会动力;二是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灵魂;三是传授科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四是关注学生需求,实现知人育人;五是整合社会力量,推动社会和谐;六是聚焦国情大事,探索决策依据。他提出对科普的五点要求:一是科普活动要有丰富性、多样性;二是科普内容要有针对性;三是科普主题要有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四是加强科研力度,建立高水平科普队伍;五是加强社会联系,构建强大社会支持系统。针对构建强大社会支持系统,他还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将学校的学术资源'向社会开放;二要突出特色,形成品牌;三要发挥新媒体、新科技的作用。
在听取了基地工作的汇报后,杨泉明结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及全球孔子学院设立的例子,说明了汉字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文化符号,应该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写好书法。他认为,我院书法艺术社科普及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有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他建议我院要进一步明确规划,树立目标,为基地接下来的工作提出两个核心目标:一是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把书法普及教育课程开展起来,纳入课程体系成为必修课;二是积极举办书法比赛,培养书法人才。(记者李轲瑾)
